從在工廠地下室研發
完成第一塊IC載板起步,
到成為國內首家
利用“銅柱增層法”實現
“無芯”封裝載板量產的企業,
16年,越亞半導體重點工程項目
都有鄧小峰的身影。
憑什么,
他能成為技術“領軍人”?
常有人說“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作為珠海越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亞半導體”)初創六大元老之一,鄧小峰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磨劍人”。
鄧小峰(右三)及其他工作人員
2006年,在珠海方正科技多層電路板有限公司的一間地下室里,6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夢,鄧小峰便是其中一員。
珠海越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16年前越亞半導體誕生之初,國內的封裝載板行業還處于簡單復制的階段!澳菚r一家以色列公司帶著設計圖紙來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最終選定了我們!编囆》逭f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將紙上的設計做成產品!
晦澀的開發文檔、長篇的英文資料、幾乎沒有可借鑒的先例、落后的生產設備……這些阻礙并沒有讓鄧小峰停下研究的腳步,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刻苦鉆研的態度和博采眾長的視野。
“那段日子,心里憋著一股對自己的‘狠勁兒’,誓要做出產品!编囆》寤貞浀,“當時,我們六個人經常是早晨7點多就走進研發樓,晚上11、12點才離開,只為了能讓進度快一點、再快一點!
越亞半導體三廠“珠海越芯項目”
朝北的地下室終年不見陽光,天花板布滿各種管道,條件雖然艱苦,但鄧小峰同其他五人,歷經3個多月的勠力奮戰,通過無數次地嘗試,硬是把抽象的理論設計圖紙變成具體的實物,顛覆行業的封裝基板“無芯”技術轉移成功,他的夢想得以成真。
而這項核心技術也為越亞半導體實現“彎道超車”,2010年,越亞半導體成為國內首家利用“銅柱增層法”實現“無芯”封裝載板量產的企業。
越亞從艱難的起步,發展到如今的大步流星,技術研發毋庸置疑是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珠海越芯項目”效果圖
“20年前的封裝載板行業和現在真的是相差太大了。10年前,在這一領域,中國還只能說是制造大國,很多高端技術都需要進口。這種現狀時刻鞭策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编囆》逭f道。
南通越亞(越亞二廠)
2018年,南通越亞(越亞二廠)啟動籌建,計劃生產技術含量更高、集成度更強的FCBGA載板。
合理設計產品線、調試智能自動化設備、導入關鍵技術......一項項關鍵任務落在了鄧小峰肩上。
2021年3月,鄧小峰一路向北,來到南通。為了能盡快投產,他幾乎24小時扎進工廠,不斷調整參數,持續攻克難題,最終在2021年6月實現了FCBGA載板量產。
一個工廠、一個項目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優,中間肯定有過困惑、苦惱、艱辛!拔矣X得,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誰更聰明,只有誰比誰更認真!闭劦剿隼щy時,鄧小峰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越亞半導體三廠項目效果圖
小斗了解到,目前,越亞半導體自主研發掌握了5大專利核心技術,參與制定2項國家標準計劃。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越亞半導體擁有195項授權核心技術專利,覆蓋中國、美國、韓國、日本、以色列、中國臺灣等國家及地區 。
對工作了解得越深,鄧小峰對行業的“愛”就越濃,F如今,他作為越亞三廠“越芯半導體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正帶領團隊潛心鉆研,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我們從零起步,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實打實的技術積累和創新,F在斗門將‘產業第一’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也為我們的技術創新注入了充足的信心!编囆》灞硎。
自2006年踏入越亞半導體的大門至今,在斗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鄧小峰既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是行業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回顧過去十年 ,斗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從‘一張白紙’到突飛猛進 ,吸引了多家龍頭企業落戶,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從一花開到‘百花開’!编囆》逭f道。
目前,像越亞半導體這樣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逐漸成為富山工業園的主導產業之一,按照規劃部署,富山工業園也將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高端產業集群和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面向未來,鄧小峰充滿期待,“我們深耕在這片沃土上,未來我相信斗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從好變優,從優變強!”
技術突破瓶頸,
深耕創新土壤。
無數像鄧小峰一樣的技術能手,
正迎難而上、銳意進取,
為斗門高質量發展,
注入澎湃動力!